关闭
关闭
第十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
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2022-11-01 15:49:11 来源:包头市统计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把脉,正确决策,引领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包头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等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消费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主体活力增强

(一)营商环境显著优化,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坚持大胆创新,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1亿元,2012年的1.6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5.0%;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5663元增加到39043元,年均增长4.8%。

十年间,包头市委、市政府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若干政策,加大商贸流通领域建设力度,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激发,商贸流通规模、销售总量不断扩大。一方面,经营主体单位数增长较快,纳统单位数量不断增。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共516家,比2012年增加125家,增长32.0%,年均增长3.1%另一方面,法人企业经营向好,活力增强。2021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实现销售额1023.3亿元,较2012年增长7.4%,年均增长0.8%。



(二)消费潜力有序释放,城乡差距继续缩小

伴随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包头市城镇区域扩大、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81.4%提升到2021年的86.7%,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同时,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村地区商业物流、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消费市场发展迅速。2021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012.0亿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9.1亿元,是2012年的3.7倍,年均增长15.6%。

(三)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对外贸易量质提升

十年间,以出口为导向到进出口平衡,包头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外贸发展取得显著成就。202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132.0亿元增加到246.1亿元,2012年增长86.4%,年均增长7.2%。其中,出口总额由73.1亿元增加到112.3亿元,较2012年增长53.6%,年均增长4.9%。

二、消费潜力显著增强,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居民收入水平逐年递增,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消费方式已由温饱型转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热点和亮点不断涌现。

(一)享受型消费成为热点,生活品质日益提高

居民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位和档次,升级类商品、绿色经济成为消费市场新的亮点,用于提升生活品质的消费品增长明显。从全体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来看,2021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44台空调,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4.7%;农村牧区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101台,较2012年增长9.8%,年均增长1.0%。 

全体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地区

年份

家用汽车(辆)

空调(台)

洗碗机(台)

城镇

2012

37

29

0.2

2021

66

44

7

地区

年份

洗衣机(台)

电冰箱(台)

  摩托车(辆)

农村牧区

2012

91

92

47

2021

99

101

55

(二)低碳绿色引领消费,升级类商品增势强劲

随着近几年汽车下乡及二手车交易市场的逐渐规范化、购置税减免等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地生效,家庭购买汽车的消费需求持续高涨。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数量为66辆,较2012年增长78.4%,年均增长6.6%。其中: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2021年实现限上零售额1.4亿元,同比增长54.6%,远超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7.4%)。在“双碳”背景下,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已深入人心,明显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2021年,全市能耗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实现限上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34.2%。

(三)服务性消费不断升温,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十八大以来,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享受型消费的比重不断增加,外出就餐逐渐成为居民消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2021年全市实现餐费收入152.4亿元,较2012年增长34.4%,年均增长3.3%。

人们对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休闲旅游成为大众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周边游、短途游深受欢迎。202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705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9.3%。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为包头市消费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新动能不断增强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速崛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加快推进新型消费升级扩容,积极投入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中,同时“双创”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很多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带动了新消费市场的发展。

(一)网络零售快速增长,电子商务繁荣发展

基于网络技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加之近两年内疫情防控期间催生的新消费习惯,“互联网+零售”显示出勃勃生机。2021年,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达4.0亿元,2014年为基期,年均增长38.5%。

(二)商业综合体不断壮大,打造城市发展“新名片”

融合商贸、文化、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在提升城市形象、便利生活配套服务和繁荣城市商业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2021年末,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共7家,商户数共1167个,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5家和878个。2021年实现商户销售额28.0亿元,较2015年增长71.7%,年均增长8.0%。

(三)商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商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作为日用消费品和市场、建设所需物资的重要集散地,为活跃商品流通、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2021年,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个,其中,综合贸易市场1个,专业市场4个;总营业面积52.4万平方米,成交额达98.3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包头市砥砺奋进,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需求供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完善收入分配,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加快,消费品市场提质升级成绩斐然,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展望未来,转型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方面继续发力,使消费潜能得到充分释放,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