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包头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解读
来源:包头市统计局 日期:2021年06月30日 16:47作者:包头市统计局 点击量:

包头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已经发布从普查的主要数据中可以出,全市常住人口发展呈现出下特点:

一、人口总量保持增长,性别比例更趋均衡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270.94万人,比全国人口普查增加5.90万人,增长2.23%;十年间,全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0.22%,2000-2010年1.44%的年平均增长率相比,增速明显放缓。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7.37万人,占50.70%;女性人口为133.57万人,占49.30%;男女性别比由全国人口普查106.79降至102.85,常住人口性别比例更趋均衡。

二、民族结构总体稳定,少数民族人口较快增长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52.55万人,占93.21%;蒙古族人口为11.32万人,占4.1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7.07万人,占2.6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长1.04%,占比下降1.1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长32.99%,占比提高0.97个百分点;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增长7.5%,占比提高0.13个百分点。

三、人口素质大幅提升,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

全市常住人口中,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63.18万人,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25.92万;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23.32%,比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提高9.26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4058人上升23318人,增长65.9%。

与第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46年提升至10.77 年;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大幅减少,文盲率由4.01%下降为2.32%。这表明过去十年间我市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人口素质稳步提升

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家庭户规模逐步缩小

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33.44万人,占86.1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7.50万人,占13.8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67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市城镇于全国22.27个百分点,高于全区18.68个百分点。

全市共有家庭户109.99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27人,比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65人减少0.38人。生育率下降使得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居增加和人口流动活跃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动等因素,是家庭户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

五、老年人口明显增加,老龄程度加深

全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54.70万人,占比达20.19%,高于全国1.49个百分点,高于全区0.41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7.13万人,占比为13.70%,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高于全区0.65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20.86万人,占比提高7.42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13.76万人,占比提高4.8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深。

人口流动较为活跃,中心城区集聚明显

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02.64万人,其中跨自治区流入人口为23.85万人,自治区内流动人口78.79万人。与第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14.41万人,增长22.37%

分区域来看,市辖区常住人口为228.38万人,占84.29%,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提高5.17个百分点;其中市五区常住人口223.63万人82.54%,比2010年提高5.76个百分点人口向中心城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