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关闭
首页 > 统计业务 > 统计分析 > 内容 返回上一页
包头市民宿、农牧家乐调研报告
来源:包头市统计局 日期:2022年09月23日 09:57作者:包头市统计局 点击量: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的逐步推进,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动,兴起了乡村旅游的热潮。乡村民宿、农家乐既结合了旅游目的地的优美风景和人文景观,又融合了经营者的特殊情怀等因素,正逐渐发展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业态,以及全域旅游的有力支撑,更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一、民宿、农牧家乐基本情况

近年来,包头市以特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农耕及其牧区民族文化特色为依托,在各级政府的投入支持下,充分整合农村牧区闲置房屋以及各项旅游资源,使得各种民宿,农牧家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全市民宿、农牧家乐主要以牧区生活体验、农村生活体验、农家餐饮、温馨客房、休闲娱乐、种养基地等特色经营为主,建筑风格涵盖特色窑洞、晋陕古建筑风格、蒙古包、田园别墅等种类。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区域性旅游中心,依据《包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2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的通知》,于2022年4月印发了《关于扶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出台了支持开拓客源市场奖励、支持旅游景区品牌创建、支持乡村旅游建设、支持星级酒店、旅游民宿品牌创建等共14条奖励政策,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

  截止目前,包头市共有64户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其中五星级16户、四星级16户、三星级32户;营业期为全年的15户、季节性营业的40户、停业9户;牧区接待户11个、乡村接待户53个。

  从市文旅部门了解到,全市民宿达到规模的共有7户,营业面积均在600平米以上,平均客房数为29间,2021年平均入住率为57%,2021年平均营业额为88万元。

二、民宿、农牧家乐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规范管理,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民宿、农牧家乐发展普遍存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不足。政策扶持力度弱,政策不健全的问题。对乡村民宿的经营场地、接待设施、安全管理、卫生环保、经营价格和提供服务都缺乏基本的要求或规范,缺少行业间的沟通交流、缺乏保险保障、经营者难以融资、宅基地支持政策不明晰等,都是影响乡村民宿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因素。

此次共调研我市6户民宿、农牧家乐,均表示需要出台促进行业稳定增长的政策扶持,尤其需要减租降息,减税降费等政策扶持。其中有4户认为行业内无恶性竞争,有1户认为存在恶性竞争但不太严重,有1户认为恶性竞争很严重。认为造成恶性竞争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不力,行业标准宽松。另外,2户认为保险保障较完善,其余4户均认为保险保障不完善。有1户表示交通通信不完善,其余5户均认为完善。6户均认为卫生处理较完善。

(二)品牌建设滞后,营销渠道单一  

此次调研的6户民宿、农牧家乐中仅有1户为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有1户为丙级民宿,其余均没有评定星级,也均没有连锁品牌。线下渠道营销3户,线上渠道营销2户,线上线下融合营销1户。特色和品牌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目前,包头市大多数农牧家乐经营户还是以被动经营为主,与当地经济缺乏有效融合,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体系。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业态也较单一。很多乡村民宿和农牧家乐其实是从外部介入到乡村中的一个个“孤岛”,没有跟乡村振兴密切结合在一起。缺乏对于民俗文化和自身发展特征的挖掘,缺少市场开拓意识,品牌建设滞后。民宿、农牧家乐经营者宣传营销的手段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依靠“回头客”、发名片和口碑宣传。在当今这个信息资源大量涌现的互联网时代,尚未搭建专门的营销平台,很少通过网络宣传推介,缺乏整体宣传营销的意识。全市尚未形成专业的组织和协会,缺少民宿行业的整体宣传效果。

(三)发展预期不理想,生存面临挑战

调研中有部分经营者表示,由于疫情影响,近三年生存压力较大,尤其是希拉穆仁草原牧区经营的牧家乐和民宿,客源严重减少,连年亏损,预期下一步经营情况不理想。6户民宿农牧家乐经营者中表示资金周转基本正常的4户,周转紧张2户,资金周转紧张的原因是货款回笼慢,工资等刚性支出较多。有3户表示没有外部融资,有2户外部融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1户的外部融资主要来源是乡村振兴基金。均表示有成本压力,造成成本压力的主要原因是人力成本和房屋租金高。

  三、几点思考

  (一)明确行业标准,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明确民宿、农牧家乐的行业准入范围。针对不同的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制定工商注册管理办法。建立对民宿、农牧家乐经营进行有效的备案、准入、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政府监管。建议管理部门建立关于民宿、农牧家乐发展的法律法规,健全民宿、农牧家乐治安管理、环境保护、卫生监督等管理制度,统筹协调公安、卫生、税收、旅游等相关部门共同治理民宿、农牧家乐产业发展。

  (二)突出特色经营,强化品牌建设

游客的数量决定着民宿、农牧家乐的成败,抓住游客才能抓住市场。要依托资源优势,不断改进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做好客源市场分析,扩大对外宣传。凸显“农家、牧区”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从个体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经营、组团协作。创建优质品牌,引导民宿、农牧家乐向精品化、多功能化品质化发展。